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热点 >> 文章正文

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罡得教育老师待遇如何)

发布于:2021-08-05 被浏览:2239次
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罡得教育老师待遇如何)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教育虽然不是见效最快的,但一定是最重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便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让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有无数教育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斯霞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也有着“小学教育界梅兰芳”的美誉。

最近热播的大型人物纪录片《党的女儿》中也对斯霞老师的故事进行了介绍。

那么这位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六十多年的我国基础教育奠基者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又有哪些贡献呢?

正在讲课的斯霞老师

一、斯霞老师投身教育行业

斯霞老师于1910年出生于浙江诸暨,她的家人很注重对她的教育,斯霞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进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毕业之后她便被分配到了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担任小学老师。

在那个时候小学教师数量十分稀缺,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同时兼任几科。

斯霞也是如此,当时她需要同时教授语文、算数和社会等学科,这让她的工作压力变得很大。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堂

当时与她一同参加工作的几名同学,大多因为工作太过繁重选择离开了学校。

不过斯霞却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她十分享受与小孩子们相处的感觉,这让她感到浑身充满了干劲,因此斯霞在小学老师的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那时绍兴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虽然以前这一地区以盛产师爷闻名于世,不过当地百姓对于新式教育的接受程度依然比较低,那里的孩子大多操着一口绍兴土话,这对于斯霞的教育工作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此斯霞选择在课堂上用她新学到的方言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斯霞还十分重视课堂纪律和学生的个人卫生。

当时课堂上的不少孩子甚至还带着银项圈,留着小辫子,女同学还有带着银首饰上学的。

斯霞便要求学生们去掉这些不必要的装饰,尽可能保持形象的干净整洁,她让每位学生都随身带着一块手帕,这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从来没有养过小动物的斯霞还在教室的一角养了小兔子,在它们的陪伴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变得更加高涨,这让斯霞的班级在整个学校中鹤立鸡群。

不过即使斯霞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她的亲戚们依然对于她的职业选择颇有微词。

他们中不乏一些显贵人士,这些人为斯霞介绍了许多看起来更加“体面”的工作,比如到政府机关中出任文员,但斯霞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便纷纷拒绝了他们。

一年暑假斯霞从绍兴返回诸暨老家,在途中她和黄包车师傅拉起了家常。

师傅见斯霞聪明伶俐,又通情达理,对其很是欣赏,便问她在哪里做事。在得知斯霞在做小学教师的时候,师傅脸上露出了惋惜的神色,他的态度让斯霞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不过斯霞依然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而且她始终认为小学老师是一份十分神圣的职业,更何况自己还乐在其中,斯霞自那天起就在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发生什么自己都不会放弃教育事业的。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斯霞一直坚守在小学教育的最前线,成绩斐然的斯霞后来也被调入民国首都南京的师范大学附小教书,并迅速成为了学校的中流砥柱。

如今的南师大附小

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后,南京城内人心惶惶,不少达官显贵在解放军到来之前仓皇出逃,国民党士兵也开始劫掠附近的百姓。为了保护学校不受损失,斯霞在那段日子里主动承担了保卫学校的责任,成功等到了南京城解放的那天。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斯霞的身份也从民国时期的小学教员,变成了人民教师。

这一转变不止是称呼的变化,更是身份的改变,斯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让她有了更加旺盛的工作热情,成为了南京乃至全国的教育标兵。

二、斯霞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之余,斯霞也在用心观察当时教育方法中的问题,那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为核心,对于字词运用的讲解却相对欠缺,这让不少学生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

斯霞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也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她觉得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改进,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能力。

备课中的斯霞

在之后的几年里,斯霞便投身到语文教育改革的工作之中,她为几乎每一个生字都准备了生动的讲解,以便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比如在教授攀登的“攀”字时,便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树林中攀爬枝叶茂密的大树,这样就可以记得字的上半部分,有一个分开的“林”字。

之后她又说道想要爬上大树,就必须要有一只大手牢牢抓住树干,因此攀字的下面就是“大手”两个字了。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记住这个相对复杂的字形,并且也能明白攀字的含义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斯霞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相对于识字量的提升,更加注重同学们对于生字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她对于教材的内容也进行了重新编排,提出“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

课堂上的斯霞老师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课文,斯霞老师还为课文准备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片除了能够让学生们直观了解课本内容之外,也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让斯霞老师的学生都爱上了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在使用之后收获了极佳的效果,经过教育部门推广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运用,这让斯霞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

斯霞此时也接到了许多新的任命,有人希望她能够到教委工作,也有人希望她能到其他学校担任校长。

不过斯霞表示自己热爱的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的感觉,而且三尺讲台才是自己最适合的地方,因此她婉拒了所有的高薪聘请,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之中。

1958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希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能够接受教育试点改革任务,尝试五年制小学教育。

学校在接受了这一任务之后便找来了斯霞老师,希望她能够成为试点班的班主任。

年轻的斯霞

斯霞老师也知道这份工作的艰难,但她依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成为了试点班的班主任。

在试点任务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觉得想要在少一年的前提下完成之前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斯霞老师可能会选择延长每天的教学时间。

不过斯霞老师向来不支持延长教学时间的方法。

她始终认为提高教学效率才是最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试点班中,斯霞老师并没有增加他们的课时,也没有布置更多的课后作业。她选择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当时的小学中,大部分老师还是以讲授为主,斯霞老师则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秩序的主导。她会将教学内容精心安插在问题之中,用提问的方式引领课堂的走向。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也有更多的参与感,这样就会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印象。

而且她还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解“笔”这个生字的时候,她就会带着一支毛笔走上讲台,让学生们看到毛笔的笔杆和笔头,这样他们就会记住竹字头和“毛”字就能组成“笔”了。

然后她就会问学生们,除了毛笔之外,大家还见过哪些笔,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铅笔、钢笔、圆珠笔、蜡笔、粉笔……”这样笔的广泛含义也就被学生们记住了。

注重寓教于乐的斯霞

虽然斯霞的教学方法十分先进,但是想要在五年时间内完成六年的课程还是不太容易的,为此斯霞对试点班学生使用的课本进行了精心编排,她认真校对了六年制课本中的内容,将部分有重复性的课文删掉,对其他篇目也进行了重新组合。

相比于之前“字-词-文章”的教学体系,斯霞这次选择让学生先集中学习一两百个常用的简单生字,然后再让学生们学习一些短文,这样就可以省去一些更简单的篇目,缩短教学时长。

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理解课文,比传统的讲授更有趣味性。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理解,斯霞还会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法,这仿佛在课堂上上演了一幕幕小短剧,不但可以让学生们集中精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后来这种教学方法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在这届试点班的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斯霞老师的丈夫也因为重病入院,斯霞老师在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到医院陪伴自己的丈夫。

医院过道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备课任务,在丈夫睡着的时候,她就会在医院的过道里借着灯光完成教案。

甚至在丈夫去世的那天,斯霞老师都没有耽误自己的教学任务。

这种奉献精神让试点班的教学进度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斯霞老师的努力下,这批五年制试点的学生也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第一届的全部五十三名学生,都考入了初中,其中还有十三人进入了南京市最好的南师附中。

这比和他们同时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好了不少,斯霞老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三、母爱与童心

真正让斯霞老师跻身教育家行列的其实是她对于初等教育的深刻理解。

在谈到教学经验的时候,斯霞老师曾经表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合适的教学方法之外,更要保持一颗童心,对孩子们要有母爱。

有童心是为了能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和老师产生距离感,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教学的客体转变为教学的主体,变成课堂上的小主人。

而且这样也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快发现孩子们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解决。

斯霞带领孩子们外出游玩

更重要的是,保持童心也能让老师保持教学的热情,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学们,只有老师保持健康的情绪,同学们才能毫无负担地融入到教学之中。

有母爱则是要对同学有着母亲般的关怀,这也是斯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人称道的一点。

那时国家的经济水平还不是十分发达,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当时班级里有些同学甚至都没有一件合身的冬装。

斯霞在看到这一情况后,便主动将自己家中的冬装拿给那些孩子穿,有时还会送给他们一些贴身衣物,这让同学们十分感动。

有些同学的父母都是工厂职工,平日工作繁忙可能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因此每逢天气变化的时候,斯霞都会多带几件衣服,以防有的孩子没有及时添加衣物,这种关怀让学生们都把斯霞看作母亲一般的存在。

斯霞老师深受学生欢迎

一次班上有一位学生早上迟到了一节课,斯霞看到这一情况之后并没有急着批评他,而是仔细询问了他迟到的原因。

之后斯霞得知这个学生才刚刚搬家,新家距离学校的距离有点远,再加上他对道路不是很熟悉,这才耽误了上课。

得知此事之后,斯霞当晚便去到该学生家中家访,在和他的父母沟通后,斯霞询问他们放不放心让孩子住在自己的宿舍里,这样就可以免去路上的颠簸。

学生家长对于斯霞老师自然十分放心,之后这位学生就在斯霞家里住了大半个学期,斯霞对他也是照顾有加。

当时南师附小的门口有一块洼地,每逢下雨的时候都会出现积水的情况,下大雨的时候这里甚至会没过学生的膝盖。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每逢雨天斯霞老师都会守在水坑这里,将学生们一个个背过去,这样的做法她坚持了许多年。

斯霞对于学生的照顾也体现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之中,她十分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无论谁出现不开心的情况,斯霞都会耐心与其沟通,争取弄清问题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种细心的做法也让斯霞的班级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氛围。

斯霞与年轻老师

斯霞自从1932年来到南师大附小工作之后,直到1995年她才因为年龄原因从这里退休,而此时的斯霞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

即使在退休之后,斯霞也会时不时到学校看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能够看出斯霞对于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如今南师大附小也被称为“斯霞小学”。

和斯霞老师相比,如今的一小部分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在课堂上拖延教学进度,然后用课外补课的方式大肆敛财,这无疑让人们感到寒心。

斯霞小学中的斯霞塑像

不过随着新一轮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政策的出台,学校教师的课外辅导班已经被明令禁止,相信很快这样的风气就会被有效遏制。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教师们能够继承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和责任感,让我国的基础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谨以此文,向奋斗在教育岗位的人民教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