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专题 >> 文章正文

精准垃圾投放可以盈利!黄埔居民只需要“刷刷脸”就可以操作

发布于:2020-11-23 被浏览:3364次

为分类垃圾安装独特的电子“身份证”,发现垃圾混杂,可以轻松溯源;使用AI人脸识别登陆,居民可以通过扔垃圾获得积分,可以实时结算收入……在广州黄埔区,依靠物联网、AI、大数据等“黑技术”,一场“垃圾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这是黄埔区自主开发建设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

黄埔区已有300多套智能分级设备投入使用。

垃圾“刷卡”乘车, 实现源头追溯

今年3月,黄浦区启动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建设。该平台利用二维码、物联网信息采集、视频监控和分析技术,实现了过去才有的垃圾分类称重、转运桶智能识别、分类网格管理等垃圾分类场景。

首先刷新垃圾分类概念的是“乱扔垃圾的可追溯性”。

到2019年底,黄浦区所有社区都实现了地板桶回收,实行了“定时定点”的分类投放模式,开启了垃圾分类的新篇章。

“把地板从木桶中取出后,我们就可以分析各个社群的分类参与情况,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管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既然可以设定时间和地点,那么我们的木桶也可以固定。”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因此,转斗智能识别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从所有的分类桶中收集信息,并向其发放唯一的“身份证”——电子标签,实现“分类投递点——收运车辆——中转站”的信息网络化管理。

转斗不仅用于引导居民分类摆放各种垃圾,还可以解决混收混运的问题。在传统的收运方式下,转运桶经常被搬来搬去,即使在收运前找到了混合容器,也无法进行追踪,只靠人工检查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垃圾卡“车取”后,车载分类称重系统会“进行安检”,准确识别号码。小刷背后的含义不简单。“一旦发现有混收混运的情况,可以根据标签追溯到具体的发货点,分析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信息,然后监督整改甚至处罚。”

图为黄埔区在各社区分类投放点配备监督员。

AI扫脸扔垃圾,精准投放可获奖励

到目前为止,黄埔区共有300多套智能分类设备。通过“付费投放、趣味运营”的智能管理模式,实现分类宣传、分类投放的前端智能管理。

系统使用AI人脸识别登录,居民通过扔垃圾获得积分,可以实时结算扔垃圾收入。在鼓励居民精准投放的同时,系统后台可以根据登录信息精准溯源,统计数量,做到每袋垃圾都能追溯。企业利润持续发展,居民获得养成习惯的激励,政府解决监管问题,形成三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前端智能回收设备可以记录居民投掷垃圾的时间、类别和重量,为垃圾分类监管提供数据依据。后端车辆称重系统提供大数据平台,搭建环卫数据管理系统。

除了生活垃圾,黄埔区的厨房垃圾等垃圾也会被“智能称重”。在黄浦区,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都需要每天产生。以往的垃圾清除数据都是肉眼估算,人工登记。社区和城镇的数据整理花了很长时间,数据与终端录入数据不一致。

“分类称重系统上线后,数据会精确到每个水桶和投递点,并可以同步上传到终端管理后台,然后统计小区和街道镇的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可以实现辖区内的垃圾量。对变化的科学分析为精确还原提供了数据支持。”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当然,为了优化和调整收运路线,监管分类收运的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收运车辆的管理。车载监控系统在前期“公交”采集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实时显示每辆车的位置、驾驶员状态、路况等信息,对于规范采集操作、消除跑路现象至关重要。集输数据终端可视化可以说是赶上了科技的“快车”,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封闭管理。

投放点智能化改造,督导员可手机抓拍

今年黄埔区开始美化亮化1300多个分类投递点。所有交付点均标准化配备了公示牌、遮阳棚、硬底、照明、洗手盆,从根本上改善了居民的交付体验。

为了督促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便于有效监管,各社区分类投放点有800多名监督员,组织1.7万党员向社区反馈,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和监管。

“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晚上六点到九点,都是下楼扔垃圾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不适应,在主管的监督下慢慢习惯了。”莲河街黄陂新村的一位阿姨说。

家庭来源分类效果显著。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黄浦区共利用资源26万多吨,其中餐厨垃圾5万多吨,可回收材料20万吨,低值可回收材料(包括废旧服装、废旧木材、废旧玻璃、废旧塑料、废旧杂铁、废旧海绵等)1万多吨。);10吨以上有害废弃物(包括近15万盏废灯)分类收集处理。

然而,站在木桶上并不是一切。“因为我们只能监督指导,对于拒绝分类等特殊情况,监督员往往会给我们社区和街道一级反馈,这是超时或者没有根据的。执法没有说服力。”玉柱街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分类网格系统将有力地改变这种状况。改革粗放式监管模式,通过智能管理系统,配合视频监控,每个配送点作为一个网格。监督员可以及时报告随机用户的信息,并在手机上捕捉视频图片,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和查看,并酌情进一步处理。

截至目前,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已在300多个投放点安装了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终端,实现了对个人的精细化垃圾分类监管模式;改造6条餐厨垃圾运输线,单日运输能力超过60吨。通过垃圾收集和运输实现实时数据物联网收集。

未来三年,黄浦区“智慧城市管理”还将通过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环卫保洁、燃气管理、垃圾分类管理、城市指挥系统等智能网络,为城市“大脑”注入活力。

[南方记者]李鹏程

【通讯员】向燕出生在燕方

[作者]李鹏程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

标签: 垃圾 数据 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