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百态 >> 文章正文

如何与病毒赛跑?上海疾控中心于11月9日披露了确诊病例调查的全部情况

发布于:2020-11-28 被浏览:2998次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通过复杂的生活片段、感染者自我报告、探针追踪、现场走访等手段,准确发现传染源及相关性?

11月9日,上海浦东宣布当地确诊病例,上海随即组成联合专家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踪。全市两级疾控中心共出动1300多人,对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侦探”进行零敲碎打的调查,使看似不相关的片段串成紧密相连的感染链,最终有效控制了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病例溯源难度很大

11月9日,上海确诊一例新冠肺炎肺炎。共调查和管理28名密切接触者、190名密切接触者、51名一般接触者和9617名与筛查病例相关的人员,他们均为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共采集工作场所和住宅环境样品1428份,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于不在上海的当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市也通过跨省联防联控机制及时通知。其中,安徽省阜阳市11月10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在接到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信后,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为了对抗病毒,速度当然很重要。在市卫健委的指挥下,市疾控中心组建了以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肺炎防控现场工作组副组长潘浩主任为组长,市疾控中心孔德川、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刘波参加的流动调节与溯源研究小组,发布军令:48小时内查出传染源!

与以往的局部病例不同,这个病例的来源很难从两个方面追溯:一是病例是医院发热门诊治疗的,可能还有其他病例;第二,本案日常工作是包装工人,没有中高危地区居住史。初步调查显示,新冠肺炎没有肺炎病例或类似病例的接触史,这与以往当地病例的特点不一致。

线索有限,难度极高,也没有莫名其妙的经验丰富的转移人员。据调查,整理出一批人传人的线索,上海市同时派出大量转运人员,检查病例家属、同事等的暴露情况。疾控人员迅速对场所环境和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采样,发现所有样本均为阴性。来自上海密切接触者的所有样本均为阴性。

同时,转运人员对蒋蒋镇钱莹村、工作场所、万厦路食品市场、白品汇、苗晶路社保中心的8000余人进行了核酸检测,部分人员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缜密思考,锁定感染源头

传染源在哪里?当时众说纷纭。有时候,看似普通的现象,却可能蕴含着惊人的线索。通过跨省调查,安徽省发现了兰相关案件。得到这个消息后,流量调整团队开始对王某某进行为期28天的精细追溯流量调整。而亲密接触者,比如他们的同事,被微调到分分秒秒,发现关键问题:两个确诊病例一起清洗过一个航空集装箱!

描述:观看11月10日的仓库监控视频

11月11日,5名调度员在发病前14天前往机场货运物流区查看监控视频,了解病例工作情况,全程持续5小时。监控视频显示:10月30日,两例确诊病例未佩戴口罩,进入同一航空集装箱处理泡沫,共耗时十分钟。其中发病较早的王某某,清理时间较长。

描述:存放航空集装箱的仓库

调流小组通过查询物流信息,发现集装箱已经在北美的物流公司放置了一段时间。它符合传播的特点,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锁定传染源。

描述:航空集装箱取样

在上海疾控中心病原体检测实验室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两例病例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北美流行毒株高度相似,从实验室角度证实了传染源。中国疾控中心将此次流行病学调查评价为“经典的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也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指明了方向。

描述:货物的表面取样

传染病防控,流调发挥巨大作用

事实上,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市疾控部门以务实、专业的作风赢得了外界的赞誉和肯定。这背后是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流行病学调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第一时间阻断传染源?如何有条不紊地自上而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小组如何跟踪可疑人员?

流量调度的工作不是打个电话看监控那么简单。告知“可能处于危险中的公民”也是一项技术活动。一位流量调度员曾告诉记者,在追查到一位确诊患者的一般接触者后,他被告知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并告诉他尽快去做核酸检测。对方在电话里只说了两个字,“骗子”,马上挂了电话。像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很多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偶然接触到确诊病例。这就需要调动人员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反复联系,多次解释。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效东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上海转移工作有三个梯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动员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作为核心部门外,还参与了整个流动团队。流行病学调查对疾控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每个受试者的生活轨迹和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很详细。对于这场疫情中众所周知的疾控人员来说,寻找病毒的传播途径,迅速恢复真相,保护更多的人免受病毒侵害,是他们一如既往的使命。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