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电竞全球总决赛可以在特殊年份举行 文化高地“魔都”从何而来?

发布于:2020-12-14 被浏览:3424次

吕其明在上海家中告诉记者他创作的《红旗颂》(数据照片)。新华社记者任玉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孙立平)2010年12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号发表了一篇题为《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上海打造文化高地引领风气之先》的报道。

初冬时节,这座面向太平洋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上海。此时的风景已经没有了萧瑟的意思。

在石库门,关于中国共产党创造“初心”故事的影视剧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黄浦江畔,9万多平方米的水晶“艺术岛”从地面升起,带来全球艺术贸易的全新体验;在浦东,世界最高调的电竞余热未尽;在黄埔,由20多家影院组成的“演艺世界”已经全面重启。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消费火热,文化创意生成,天气无处不在。

自100年前以来,上海一直是一个文化中心。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时代,上海正在传承历史,创造未来,努力顺势而为,构筑文化高地,引领潮流。

(小标题)危中寻机:文化引擎不“熄火”更“热火”

“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像上海一样举办全球总决赛。今年,上海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全球电竞之都。”拳头游戏CEO尼科洛洛朗不久前在上海表示。

被誉为“S10”的第十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是上海献给世界的“魔术奇迹”。随着新冠肺炎肺炎的爆发,中韩团队在上海巅峰对决,为停滞不前的全球文化产业注入“热血”。几乎与此同时,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网络文学周也是大神云集。

在诸多挑战下,上海的文化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脚踏实地地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在危机时刻寻找机遇,面对困难。

线上线下都是如此。——“虚拟”与“真实”经济加速融合,为文化产业带来活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年轻的实体书店连锁品牌——朵云书院将在两周内再开一家戏剧书店。与潮流背道而驰的是,朵云书院现在正积极考虑出口品牌,将海派精品书店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全国。

"在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后,表演艺术界展现了“抗压能力”. "在最近举行的在线表演艺术论坛上,黄浦区副区长杨冬生说。所谓的演艺圈,是指人民广场附近,上海的“心脏地带”。它是著名剧院聚集和著名艺术家必须参观的重要表演码头。现已形成以演艺产业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文化功能区。

这几天,上海国际艺术节“从艺术开始”的表演季刚刚结束,上海国际喜剧节、上海国际音乐节、中国小剧场话剧表演又登场了.截至10月31日,演艺世界今年已完成超过1.3万场演出,其中包括11个首映项目。

(小标题)先行先试:为中华文化复兴贡献“上海智慧”

小寒节气,上海又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马达轰鸣,提前出现了“春耕”的热闹场面。

这是“冬藏”季,但上海文化的“新基础设施”正在进入关键时刻:被戏称为“中国范”的上海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新上海图书馆……一大批顶尖的国际文化场馆如火如荼,并逐渐崭露头角,这将改写未来上海的文化地图。

加快建设国际艺术交易中心和全球影视创作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和全球电竞之都;打造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和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在最近发布的上海“十四五”规划提案中,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下,对文化发展的诸多“新视野”和“新目标”逐一进行了明确界定。

放眼世界,服务全国,“辐射”长三角;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上海文化发展的使命、方向和特色。近年来,在“龙头”上海的带领下,长三角一体化优质发展整体推进,长三角文化发展共同体初具雏形。

一个月前,中国社会文物管理领域的改革试点在上海率先进行。未来三年,上海作为唯一的试点城市,将贡献“上海智慧”、“上海样本”。

(小标题)打造文化高地:“大师”“新人”只争朝夕

在最近举行的上海艺术研讨会上,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表示,“近95%的一线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都生活在上海”。“一百年前,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常玉等一大批艺术家,从外滩费尔路的码头出发,登上轮船,去日本、欧洲交流学习,然后把东西方艺术交融的氛围传播到全国各地……”

忆往事,光辉岁月浓。几百年来,上海一直是一个文化中心。这座伟大的城市不仅是党的诞生地,也是文艺界的迷人城市。——大师云集,充满爱心,创新包容。

主人,永远不要走远。在上海,许多“80后”和“90后”的文艺工作者仍然渴望抓住时机,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曾创作经典红色乐章《红旗颂》的作曲家吕其明,至今90岁仍在努力工作。在最近的文艺座谈会上,他用一个红色的无纺布袋把自己新作《白求恩在晋察冀》的配乐“扛到了现场”。

“1963年,电影《白求恩大夫》邀请我作曲。这项工作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几十年了。这一年,百万‘白求恩’奔赴‘疫情’第一线,我一定要为他们创造!”为了明年《白求恩在晋察冀》在北京的首映式,吕其明不断修改和润色。

82岁的著名导演陈欣怡活跃在剧场,新作《龙亭侯蔡伦》依然波澜壮阔;95岁的指挥家曹鹏精力充沛。过几天,他将带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在舞台《欢乐颂》上表演.文学评论家毛感叹:“历史是一浪高过一浪的。他们还在唱青春歌!”

"河流和山脉在它们的光辉中是不变的,仍然可以从这条小径上看到。"一大批文坛新人也在上海挑大梁,撑起文坛的天空。

“浪后”由“浪前”,人产生作品。90后作曲家龚天鹏三年前为《党的诞生》创作了交响乐合唱团《启航》,一鸣惊人。现在他已经完成了疫情中的交响乐组曲《百年颂》,并将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献上一部音乐史诗。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王佳俊和朱洁静扮演革命伙伴的“灵魂舞者”,以及在音乐舞台上熠熠生辉的郑云龙.他们既有实力,又有价值,更有流量,在延续着上海文艺最初的心和热闹。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还是要靠作品。在上海加快建设更开放、更包容、更创新、更有魅力、更具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同时,无疑会有更多的原创作品和时代篇章。(结束)

标签: 上海 文化 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