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财经 >> 文章正文

央行:现金和非现金支付本质上是互补的 现金是抵御金融脆弱性的防线

发布于:2020-12-16 被浏览:3371次

1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等部分特殊群体缺乏数字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入,部分缺乏数字金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可能指纹退化或者记不住密码,对现金的依赖程度很高。

世界各地推动“去现金化”的尝试经历了许多波折,对过度的“去现金化”有所保留、警惕或反思。

3.非现金支付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现金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备用支付工具更是不可或缺。非现金支付和现金使用的关系本质上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

商业银行应该用优质的现金服务来接触和留住消费者,而不是让消费者远离现金。

5 .提高城市和农村地区自动取款机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密度、功能和易用性。合理交付小面额优惠券,方便商家兑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作 者:课题组

摘 要:'s货币的本质决定了现金具有长期的理论基础,货币的载体也具有使用的惯性。现金和非现金支付的有机共存可以降低社会的总交易成本。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过度套现会导致新的金融排斥,偏离普惠金融的初衷。现金可以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基本权利。行为经济学和金融脆弱性也支持现金的留存。世界各地推动“去现金化”的尝试经历了许多波折,对过度的“去现金化”有所保留、警惕或反思。各国实践证明,“数字鸿沟”现阶段仍难以消除,非现金支付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现金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备用支付工具,更是不可或缺。中国的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海外游客、未成年人、视障人士等群体对现金的依赖程度更高。消费者在某些场合使用现金有助于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保持现金的使用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金非现金支付数字化普惠金融消费者保护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现金支付在我国越来越流行,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现金使用的空间,甚至出现了一些拒绝现金的现象[1]。但事实上,人们对现金的需求仍然广泛存在。特别是从普惠金融和消费者保护的角度来看,现金的存在有很多理论和实践基础。虽然非现金支付和现金使用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本质上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一、保留现金使用的理论基础

根据经济、金融、法律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现阶段保留使用现金的依据是充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的本质决定了现金有长期存在的基础。货币最原始的属性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现金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货币形式,有效地承担了交换媒介的功能,是一种无门槛的支付手段,与用户身份无关,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交易,适用性最广,能够充分满足流动性需求。商品经济对货币的基本需求构成了现金长期存在的基础。

(二)保留现金有利于降低社会总交易费用。,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支付工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非现金支付需要投入固定成本,构建生态系统,更依赖规模效应。对于目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区域或场景,与完全取消现金相比,现金和非现金支付的有机共存可以使社会交易总成本更低。从货币演变的历史规律来看,货币的载体具有稳定性和惯性。从11世纪纸币的第一次出现到20世纪金属货币的完全替代,过渡期持续了800多年。这一时期纸币与金属货币长期共存,后者一直以硬币的形式存在到今天。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纸币之间也是如此。他们的交易成本在不同情景下各有比较优势,这决定了他们长期共存。

(三)保留现金符合普惠金融的初衷。发展普惠金融的初衷是让所有社会群体平等享受基本金融服务。数字技术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但也带来了“数字鸿沟”。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缺乏数字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入,一些人缺乏数字金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可能指纹退化或者记不住密码,对现金的依赖程度很高。过度的“去套现”会导致新的金融排斥,背离普惠金融的初衷。此外,中小商户也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现金可以与非现金支付形成必要的市场竞争,使中小商户在接受支付结算服务时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和最后的退路,从而避免支付服务商随意增加佣金或延长资金到达期限。

本质上,(四)现金可以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基本权利。's拒绝现金是利用技术手段强行设定交易门槛和障碍,侵犯了消费者选择自己支付方式的权利。商家单方面排除收取现金的义务,增加消费者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义务,侵犯公平交易权。非现金支付工具一般涉及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账户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威胁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权。此外,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金可以帮助消费者控制预算,避免过度消费,因为现金的有形性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的消费感知,促进他们对自己的支付行为和消费水平有更清晰的心理认识。

(五)现金是应对金融脆弱性的一道底层屏障和心理防线。's理论中,现金可以被视为无风险的支付工具和安全资产,而任何依赖市场机构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甚至道德风险。为居民保管现金可以增强安全感。

(六)现金的存在具有现代信用货币的法理基础。的现金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代表。在国家信用的支持下,被国家法律强制流通,可以独立发挥货币的功能,这就是法律补偿。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不同形式的立法来保障其货币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明确了人民币在中国的法律地位,规定不得拒绝人民币。

二、国际社会保留现金使用的经验得失

从全球来看,虽然一些国家由于金融技术发展、反洗钱、反逃税等原因不鼓励大规模现金交易,但并不完全否认使用现金。经过实践中的一些波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保留现金利大于弊。从2009年到2019年,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的流通现金(M0)平均增长率普遍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一)北欧国家开始反思“无现金社会”。,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是建设“无现金社会”的先驱。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低,城乡差异小;人高学历,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数字基础设施发达。所以北欧发达国家在推动去套现方面有特殊优势,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即便如此,从2018年开始,瑞典等国家开始反思无现金社会的问题:一是的“数字鸿沟”开始凸显,部分弱势群体(包括移民)难以适应无现金社会;二是信用卡欺诈案件数量大幅增加,引发了人们对支付安全的担忧;考虑到备灾问题,三是担心无现金社会在面对战争或自然灾害时缺乏抵抗力。

(二)日本民众出于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担忧而偏好现金。和日本的非现金支付主要以信用卡和预付卡为主,而移动支付起步较晚。从2014年开始,日本政府将推广非现金支付作为国家战略。然而,日本人对“去现金化”有很多担忧:一是和日本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人们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认为,在灾难导致停电的情况下,现金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人经历过消费金融危机的洗礼,担心非现金支付可能会麻痹花钱的感觉,导致过度消费;三是中小商户不愿意承担佣金成本,担心延期付款影响资金周转;四是消费者担心密码被盗和个人信息泄露。总的来说,日本社会还是靠现金。

(三)美国和英国关注现金对于弱势群体的意义。自2019年以来,美国许多城市都颁布了地方法律,禁止商家拒收现金。原因是“去套现”不利于低收入人群和有色人种,会给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造成障碍,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在英国,大量弱势群体也高度依赖现金支付。英国消费者也更注重现金的匿名性,认为现金可以控制消费支出。

(四)澳大利亚强调保留现金作为备用支付手段。,2019年,由于反大额现金洗钱的需要,澳大利亚立法禁止购买现金超过1万澳元的商品。但澳大利亚并不完全否认使用现金,而是支持将现金作为一种可选的支付方式。澳大利亚央行认为现金是很好的备用支付工具,承诺继续提供现金,并发行新版钞票。澳大利亚央行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的受访者只使用现金,78%的受访者表示会持有部分现金,原因包括防止意外需求、人际关系、担心支付系统的稳定性、隐私和安全、对银行缺乏信任等。

(五)印度“废钞令”未能阻碍现金使用。2016年11月,印度宣布面值1000卢比和500卢比的纸币无效,希望减少现金的使用,打击洗钱。根据印度银行的数据,非现金交易量一度快速增长,但这种趋势只持续到2017年3月,然后一路回到原来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印度普通人受教育有限,难以熟练使用非现金支付;POS机普及率低,农村缺少终端设备;银行卡遭到大规模黑客攻击,导致人们对非现金支付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国际社会保留现金使用的上述经验得失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示。:一是国家在推动“去现金化”的努力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并且已经对过度的“去现金化”有所保留、警惕或反思。二是国家的实践证明,现阶段“数字鸿沟”仍难以消除,如果直接全面“套现”,一些群体将被排除在支付系统之外。三是各国消费者在支付中对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高度敏感,部分消费者更注重现金的匿名性,非现金支付的技术安全风险仍然普遍存在。四是应区分日常小额现金交易和大额可疑现金交易,使居民的正常现金使用不与反洗钱和反逃税相冲突。五是应该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现金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因素造成的支付系统中断时,在保障基本生活方面起到灾难恢复作用。

三、我国保留现金使用的必要性

从国内实践来看,使用储备现金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足条件下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起到了“补短板”的作用。近年来,人民币M0元一直保持缓慢而稳定的上升趋势。2017年至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投入现金2342亿元、2563亿元和3981亿元。截至2019年底,人民币M0为77,189亿元,同比增长5.4%,反映出中国对现金的实际需求仍然强劲。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一)保留现金是应对“数字鸿沟”的现实需要。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现金支付数字场景、风险识别和防范以及如何有效维权的认识和把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只有27.3%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金融服务和信息。特别是中国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很大。在农村,有很多低学历、低收入、年龄较大的人认为现金更安全、更可靠,很多农副产品都是现金购销的。2019年,全国支农取款服务点业务量达4.26亿(大部分涉及现金业务),农村地区整体现金需求仍然较大。所以保留现金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取消现金会让普惠金融中的重点群体,如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等,无法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感到被排斥。

除了受(二)现金是满足特定人群基本支付需求的必要保障。,“数字鸿沟”影响的群体之外,现金还可以保障某些特定群体的生活。一是.境外游客海外游客一般没有人民币账户,或者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难以使用国内支付工具。他们在景区和中小企业消费都是靠现金,没有现金可能搬不动。二是.未成年人有些父母不轻易给未成年子女提供银行卡或移动支付账户,而是一般以现金的形式给少量零花钱,有利于父母控制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三是.的视障人士视障人士很难使用非现金支付,人民币现金的正面为了方便有盲文。

一方面,(三)现金是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选项。.应保护消费者选择自己的支付方式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另一方面,在国内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中,有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趋势,这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联系信息、消费习惯、生物特征等数据被互联网公司过度挖掘;网络安全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支付密码、指纹等信息一旦被犯罪分子窃取,可能会直接造成财产损失。当消费者不确定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时,选择使用现金有助于降低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受到侵犯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收到了一些人对拒绝现金问题的投诉,数量逐年上升。涉及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住宅服务、行政事业单位或公共服务部门、交通运输等。拒收现金的形式主要有:强制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拒收小额纸币或硬币,个别行政机构或公共服务部门收费时不接受现金。从群众反映来看,拒绝兑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负面舆论。这也从反面印证了现阶段保留现金是符合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四)拒收现金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在支付系统安排上要有底线思维,做好应急管理准备。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手机丢失、电池耗尽、网络流量不足、信号不佳等情况时,也需要现金作为紧急支付的手段。

(五)现金是预防技术失灵的应急工具。(六)现金还具备其他特殊功能。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人民币现金的票面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特殊的象征和教育意义。所以人民币有收藏价值,也是向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国家名片”。一是可以成为商业银行加强与消费者互动的纽带。从表面上看,取消现金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现金业务成本,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将现金业务视为一种负担。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现金业务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银行应该用优质的现金服务来接触和留住消费者,而不是让消费者远离现金。

二是

四、政策建议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依法保障现金的使用,满足全体人民特别是特殊群体的生产和生活需求,确保支付服务的公平和包容性,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取感和满足感。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到金融为民和金融惠民。鼓励包括现金在内的多样化支付工具共同发展,发挥互补作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为实施“十四五”计划提出的“全面促进消费”创造便利环境。同时,要规范支付机构的营销和宣传行为,防止过度夸大“无现金社会”和误导商家和消费者,避免反对现金使用和非现金支付,避免给特殊群体带来误解和排斥。

(二)尊重消费者多元化的选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在现金服务方面保持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资,并向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现金服务。提高城市和农村地区自动取款机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密度、功能和易用性。合理交付小面额优惠券,方便商家兑换。提高人民币清洁度,满足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

(三)提升现金服务水平,优化现金使用体验。让公众充分认识到拒绝人民币是违法的,积极引导商家尊重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对相关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合法地位的浓厚氛围。加强防伪货币、人民币货币凭证、破损货币兑换等相关知识的普及。

(四)加强人民币使用和相关法制知识普及教育。,拒绝现金的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是明确规定的,对于情节严重的案件可以依法考虑严惩,从而形成有效的威慑。加强对大额可疑现金交易的监控,严厉打击使用现金的非法交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1]本文中的现金是指实物货币,在中国是指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标签: 现金 消费者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