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互联网 >> 文章正文

携手“知识人”打造浙江科技大学一流智能校园网

发布于:2020-12-19 被浏览:3016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ICT新技术的蓬勃发展,ICT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高等教育这个人类知识的高地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利用ICT技术,全面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实现“无界校园、无界教学、无界管理”的数字化校园运营模式。其中,浙江科技大学和华为这个“有见识的人”缺一不可。

尊重道德,实事求是,求真创新。浙江科技大学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浙江国际化特色大学”建设单位。学校发展迅速,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省级本科大学,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的权利。

近年来,浙江科技大学致力于建设智慧校园,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科研、教育服务和校园管理新模式,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的整体转型,使大数据成为学校的基本生产力。在规范、统一、互联、安全、可信的前提下,全校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为了支持学校各项业务的发展,浙江科技大学与华为联手培养“知识分子”,积极开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步完成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实现校级数据共享和统一身份认证。同时,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推动学校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然而,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以下挑战:

随着ICT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的核心、汇聚、接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要求,难以完全满足业务承载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网络改造升级;

在数据访问方面,虽然建立了各种应用系统,但还没有完全开放。说到跨部门业务,老师和学生仍然需要遵循传统模式,工作效率低下;比如大一新生入学,要在报名窗口填写各种信息。当他们去付款窗口时,财务人员必须重新记录各种信息。他们去宿舍,宿舍管理员还要重新填,带来很多不便;

网络连接方面,只覆盖了人的连接,缺少了物的连接,导致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在学校失败;对教师、学生和资产的管理仍然采用传统模式,管理效率低下。没有物联网的支持,无法实时获取资产状态,导致重要资产流失或利用率低;此外,现有网络的网络架构基于传统模式,导致学生和教师无法跨区域访问。

携手“懂行人”,

打造“多高快明省”一流智慧校园网络

为了遵循分步实施的建设路径,浙江科技大学与“知识分子”华为联手,推进校园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着重打牢基础。在建设过程中,与智慧学校相关的基础设备设施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通过大数据平台和数据集成服务数字化,形成数据库和对外开放的服务能力。在后续,学校会

很多:一是指承载服务多,把学校里的人、事、物联网统一管理,实现万物互联;提供多网(有线、无线、物联网、4G/5G等。)融合网络连接服务;第二,覆盖面广。由于SDN架构,支持业务伴随,网络随人移动;全校师生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接入校园网,都能享受到一致的接入体验;第三,支持多终端合法认证访问。

高:一指可靠性高。该网络可靠性高、稳定,可靠性达到99.99%以上;二是高安全性,网络具有很高的防范威胁和攻击的能力,保证不受任何外界的攻击。

快速:网络采用非常高的带宽,保证师生快速的网络体验。核心层采用双核交换机,主干通过40GE接口与汇聚交换机互联。未来可根据需要扩展到100GE网络互联,满足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接入层全面升级到千兆到桌面,万兆到汇聚交换机。

明:在“有知识的人”华为的帮助下,浙江科技大学把一双“明亮的眼睛”放在了整个网络上,保证了学校网络运维、设备运行、各种终端接入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有效支撑了校园设备的综合管理。

省:网络运维省时省事。通过控制器获取全局网络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主动发现潜在的网络问题并进行修复;实时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和链路的健康状态,从而不断优化网络,提高网络性能。

智能校园是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泛在感知等新一代ICT技术的新型校园。智能校园的建设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数字时代发展的需要。浙江科技大学只抓住师生教学发展的需要,与“知识分子”华为携手,完成了智慧校园建设一期工程的管道化、多接入、多渠道建设的基础工作,有效地为后续的校园智能运营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智慧校园建设的资源投入,打造“全连通、全感知、全智能”的智慧校园,真正实现“让知识跨界,培养多元人才”。

标签: 校园 网络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