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财经 >> 文章正文

全球50多家央行降息!四大央行疯狂QE和宽松狂潮的后遗症是什么?

发布于:2020-12-13 被浏览:3500次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恐慌引发市场抛售。美股十天“吹”了四次,原油价格为负。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也大幅下跌。为了稳定市场,世界各大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出了一波超宽松货币。

2020年,为了稳定经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是大规模宽松政策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也不容小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使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全球经济活动中断,恐慌引发大规模市场抛售,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为了稳定经济,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为代表的央行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50多家央行降息或多次降息,全球超过60%的经济体利率不到1%,部分地区和国家已进入负利率。超低利率环境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支撑,保障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但大规模宽松政策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也不容小觑。

全球央行“放水”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恐慌引发市场抛售。美股十天“吹”了四次,原油价格为负。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也大幅下跌。

为了稳定市场,世界各大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出了一波超宽松货币,包括直接利率监管和前瞻性指导,以及一系列创新和发达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政策工具,如资产购买、央行向银行提供紧急信贷、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支持计划。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在3月份率先连续两次降息,将利率降至0-0.25%的超低水平。降息的幅度和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今年8月,美联储在随后美联储开启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同时重启次贷危机时的货币工具,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美联储还通过贴现窗口和定期贴现窗口等工具直接向银行提供短期信贷,以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宣布,将修订货币政策框架,并将就业指标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外,将通胀评估改为“平均通胀目标2%”,允许物价“在一段时间内”上涨2%以上,更加注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全面性,对通胀的容忍度略有提高。

由于欧元区已经处于负利率状态,三大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因此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主要应对措施是扩大量化宽松,开展有针对性的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3月,欧洲央行推出紧急抗疫债券购买计划(PEPP)。6月,PEPP购买规模扩大6000亿欧元至1.35万亿欧元,债券购买期限延长至2021年6月底。12月10日,PEPP购买规模将增加5000亿欧元至1.85万亿欧元,并将至少延长9个月,直至2022年3月底。第三轮TLTRO优惠利率将持续到2022年6月,前一轮将持续到2021年6月。

类似于欧洲央行,由于无法再次下调政策利率,日本央行也加大放宽货币政策力度,调整前瞻指引,允许无限量购债。银行不断扩大紧急抗疫注资计划,规模从75万亿日元增至110万亿日元;提高交易所交易基金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申购指标,将其年度申购指标分别提高到12万亿日元和1800亿日元;无限制提供充足的日元和外汇资金。

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年,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就在量化宽松方面投资了5.6万亿美元。

在新兴市场,俄罗斯央行、巴西央行和印度央行数次降息,并采取了有限的量化宽松政策来应对疫情的影响。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那么扩张。中国的监管机构已经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释放了极其宽松的流动性支持,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75万亿元,两次下调MLF利率。三个月内,一年期LPR国债下跌30个基点,五年期LPR国债下跌15个基点。5月以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效果的逐步显现,经济复苏趋势逐渐明朗,总量宽松政策不再过重。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计划、实施中小企业贷款缓还本息政策等直接政策工具已开始重复使用。

“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为家庭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避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动荡甚至危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赵雪晴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说,维稳效果显著

“一方面,我们应该稳定流动性困境,避免陷入新一轮金融危机。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央行吸取上一轮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的流动性干预和灌注,防止流动性体系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与其他政策形成组合拳,起到托底的作用。在应对疫情影响和缓解实体经济困境方面,货币政策更具协同性和支持性,与公共卫生政策和财政政策形成组合拳。”赵雪晴说。

瑞银资产管理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罗迪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今年3月,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反映了流动性的缺乏。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为代表的全球央行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以至于随后的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反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是QE,整个全球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在短期内都是非常明显和必要的。"

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有序复苏,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全球股市重拾上行势头,不少国家股市创下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日前甚至突破3万点,国际金价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

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3.9%,比10月份低0.6个百分点,但连续5个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但增速有所波动。

作为今年世界上唯一的增长型经济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全面改善。中国第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8%、3.2%和4.9%,且仍在回升。预计第四季度增速将升至正常轨道的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衰退,但衰退程度较6月份预测有所缓解。

经合组织最新报告预测,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2%,优于今年6月和9月的两次预测。报告称,新冠肺炎疫苗的使用和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加速复苏,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总体来看,面对疫情冲击,全球主要央行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反应迅速、力度超强,取得了必要的政策效果。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肯定了各国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称这些政策“减缓了对全球经济的打击”,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副作用与局限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多年来一直实施负利率政策。

首席生态学家石成

“我们的计算显示,自2009年(2015年12月)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G20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加权政策利率分别仅上升了0.73和0.92个百分点,但在2020年全球降息后,截至10月底,它们的加权政策利率与五年前相比分别下降了0.14和1.87个百分点。受利率下限的限制,发达经济体通过非传统货币政策迅速扩大了资产负债表。2020年前10个月,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和从14.7万亿美元飙升至21.8万亿美元。”

赵雪晴也认为“更多货币宽松已不太可能”。

此外,赵雪晴表示,疫情一直是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深度捆绑。部分发达经济体深陷财政赤字货币化困局,将扭曲市场价格与资源配置,带来长期负面影响。's长期无限制的货币宽松政策也可能推高金融“通胀”。流动性无限,金融市场继续处于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导致道德风险,鼓励冒险行为,助长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如果有一天泡沫破裂,全球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

最后,石成表示,货币当局在低利率和高赤字时代的“金融主导”趋势可能会助长通胀预期,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求限制也将对收入、偿付能力和边际消费倾向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叠加下,长期的全球通胀前景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李

标签: 央行 宽松 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