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教育 >> 文章正文

全媒体学校|对话教育学者熊丙奇:一个月写几万字 为了什么?

发布于:2020-12-25 被浏览:2797次

教育领域似乎从来都不缺乏关注。学前教育、青少年辅导、中考、高考、高等教育改革等。都是随便提出一个话题,有广阔的解读空间。然而,对于教育领域的内容创作者来说,要想在海量的信息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他们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知识,也需要输出十年的内容。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内容行业,教育话题的解读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从事教育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用严肃的文字投入到进一步的分析中。熊丙奇是如此独特的坚持者。大学毕业以来,他深入参与教改研究二十多年,尤其是内容制作,以高产、勤奋著称。

"对我来说,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谈到他创作的初衷,熊丙奇毫不掩饰他对教育行业的热情。但同时,他也说,写作不断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教育热点话题太多,争议话题更多。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对话腾讯新闻知识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与他一同探讨教育行业内容创作的方法和价值。

熊丙奇,图片由被告提供

谈素养:内容创作者要终身学习和不断思考

全媒派:,你本科时学的是电气工程,硕士期间学的是管理。是什么促使你选择研究教育问题?

熊丙奇::我在1994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对教育的思考不仅仅是我自己的工作,更是我自己的观察。起初,我关注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中国学生的成长目标和能力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所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系统教育问题,我逐渐把注意力转向这个领域。

全媒派:,就你的经历而言,这种改变困难吗?

熊丙奇:,我想我没有遇到太多困难。在所谓的“专业不对口”其实是个伪命题,专业其实是培养人各方面能力的载体,,只要你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可以得到利用,就不会浪费人才和教育。现在跨专业就业很普遍,各行各业也强调跨专业思维,这其实反映了专业与职业一一对应概念的现实问题。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从广义上来说,我是研究生的管理专业,属于社会科学也属于教育学,两个学科有共同的特点。

其次,管理的专业背景帮助我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后,我和教育学的同事研究视角不同。他们更注重如何实施教育活动,我更注重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我善于关注政策和报告背后的数据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进程和结果。我认为,研究转变的过程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研究者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不断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腾讯新闻的知识官计划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全媒派:谈到知识结构时,除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之外,你会通过什么渠道来更新和加强你的知识体系?

熊丙奇:不断变化的外部教育环境给教育本身带来了许多变化,持续学习是必要的。刚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我经常用对话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我会收集该领域著名学者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此外,我的学习方式还包括“自我思考”,即围绕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管理事物逻辑关系的过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媒派:,你一直从事内容创作,那么你所说的“思考”是知识的输入还是输出?

熊丙奇:包括两个方面。当然,思考的基础是知识积累,需要自己具备完整的逻辑体系。思考的结果是勤写,将思考的内容系统化输出。在输出后会得到进一步的反馈,这将再次促进知识生产的循环,帮助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所以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个人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全媒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内容创作者?

熊丙奇:,这并不难。首先要专业,不局限于专业背景,要积累关于教育本身的知识,才能产生专业意见;其次,要有表达能力,以内容为核心,找到合理的表达方式;第三,要长期关注教育问题,长期创造,影响需要通过时间来建立;最后,如果创作之外有时间,还可以加强与粉丝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粉丝的粘性,还可以帮助你在讨论中获得一些创意素材。

谈形式:文字和视频完全不是替代关系

全媒派:,当你创作内容时,你会考虑目标受众的体验吗?

熊丙奇:,我会努力理解我的听众,同时坚持我的专业,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迎合某个群体。一方面,教育往往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所以有些读者是社会的热门追随者。比如我目前在腾讯知识官计划中发布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热点和问题导向分析相关的;另一方面,他们是那些一直关注教育问题的人,其中大部分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有可能进一步变成粉丝。

目前全媒派:.内容行业流行短视频,你会考虑未来加入短视频创作的轨道吗?

过去一个月在熊丙奇:,我真的在考虑是否开始做视频内容。和腾讯教育频道的直播效果很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让我担心的是,视频创作涉及到剪辑、配音、画面匹配等等,创作一部高质量的视频作品的时间可能比写作的时间要长得多。如果我能解决制作速度的问题,那么我愿意尝试视频内容,我的视频作品明年可能会发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媒派:,很长时间以来,你一直以文字的形式写作。你觉得文字比视频有什么优势?

熊丙奇:视频很难形成系统的学术沉淀。从文字的严谨性和内容来看,视频的力量几乎无法与文字相比。就视频赛道的详细划分来看,短视频由于体量的原因,我认为很难传递太多的有效信息;长视频能够有充足的空间拆解知识点,但仍然有一部分受众期望看到视觉内容背后的论证逻辑。的一部电影很长,但不能代替专著。所以即使以后开始视频制作,我也不会放弃写作,这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

谈创作:追热点成为必然,有争议是正常的

全媒派:,选择内容形式的背后,创作者的主要考虑可能是用户的关注。在你日常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追热点,增加关注度?

熊丙奇:'s“追热点”不是考试中不考虑的问题,而是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一些热点话题发生后,为他们写媒体评论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但关注热点话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改革。

全媒派:,关于教育主题有一些争议,目前通常没有确切的标准答案,因此围绕教育主题的内容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反馈。你在创作内容时是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潜在的纠纷的?这个会困扰你个人吗?

熊丙奇:有争端是正常的,这不会困扰我。在多元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立场和观念,应当鼓励多元的表达,我很欢迎和不同的人展开观点的理性辩驳。,当然会在网上出现一些侮辱和谩骂,而且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区中的这种网络暴力现象。我认为在保持理性思考的同时,平台有必要引入一种保护创作者的治理机制,及时清理一些攻击性言论,保持理性优质的社区氛围。

全媒派:谈到了平台。加入腾讯新闻知识官计划以来,你作为创作者对平台有什么期待?

熊丙奇:第一,平台应该对创作者的内容有一个质量控制的筛选系统,严格定义内容的价值,不要推送对教育问题有扭曲理解的文章,以免浪费公共资源。过去,传统媒体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握,三审制的存在保证了内容的质量。以此为例,知识官计划要坚守专业岗位。

第二,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不一定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平台需要尽可能在专业和流量之间取得平衡,将资源向专业优质内容倾斜,促进行业良性运行,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打开腾讯新闻App,搜索“熊丙奇”,查看他的解读。

https://view.inews.qq.com/media/18082097

全媒派:,你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解释和你通常写的教育评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

熊丙奇:,我不认为界限是明显的,教育评论本身是专业的,这与知识官计划的体裁性质是一致的。关键的区别可能是知识官的文章在传播的时候会更注重对知识的解读,希望受众能从中获得更多。

全媒派:向公众传播教育信息时,你是更关注教育内容,还是更关注对内容的讨论?

熊丙奇:,我认为我们应该两者兼得,这要根据内容的类型来决定。比如说到一些教育常识和政策解读,没有太大的讨论和争议空间,所以我可能更关注教育。但是,对于一些值得讨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研讨会的主持人,获得各种观点。

谈行业:教育话题很热,但相关解读难出圈

全媒派:?当前的教育发展中,你更关注哪些话题

其实我会关注所有国家的教育话题,不仅仅是中国。其中,我关注的核心是教育体系。教育体制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中考改革,高考改革,大学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希望能参与改革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在全社会倡导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比如告诉父母如何科学理性地教育孩子,讨论教师如何坚守育人的底线。

与其他领域的内容创作者相比,你如何看待熊丙奇:?教育领域内容发展的整体情况

首先,全媒派:,熊丙奇,.的专业创作者很少,尽管行业内一些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注册账号,在各种平台上发表文章,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内容几乎没有关注和点击,因此没有外力鼓励这些专业人士继续致力于创作。长此以往,会有一个负面的循环,无处寻找高质量的专业内容。

总体来看,我认为教育内容创作的水平不是特别高。的一些自媒体机构为了追求点击量而抄袭、洗稿,破坏了教育内容产业的整体生态。所以从一个知识官的角度,我还是觉得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去创造。当然,创作者在专业表达的同时,也要考虑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及时调整创作策略。

其次,业内有很多内容创作的乱象,而这些内容并没有真正的价值。,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一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目前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热门内容,教育行业的内容是不是更难走出圈子?

事实上,在全媒派:,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普及的背后,仍然显示出目前大家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然而,教育不同于熊丙奇:,所以一个人的教育内容很难得到更多的关注。另外,对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改革等严肃专业的内容,大家整体关注度还是比较低的。

教育本身虽然是一个公众关注度很高的话题,但大家对教育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很难制定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让所有人信服

谈理念:教育行业需要长期内容输出,目前的教育行业中,有人认为你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有人说你是教育内容的创造者。那么,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全媒派:.有很多外界给我的标签,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在不同的平台上说话,我会有不同的身份。但本质上很简单。我觉得我是一个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关注来推动教育改革。

熊丙奇:,你在教育领域的内容产出一直很高。具体来说,你每年的创意产出是多少?

全媒派:最多的时候,我一年写五六百篇,平均每个月50篇左右。按每篇1500字计算,我每年创作的总字数可以达到七八十万字。

熊丙奇曾被评为教育行业最勤奋的创造者之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熊丙奇:的很多读者都很好奇,你是如何长期保持高频创作的?

全媒派:首先,我把教育内容的创作作为我个人的职业,我会致力于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会每天不断的思考和输出。也许写作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写作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它。

熊丙奇:,我认为关注本身就是改革的动力。虽然很多教育现象都在重复,但背后其实有着共同的本质问题。你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促进正确教育理念的普及。

最后,还有很多教育问题。这几年尤其是疫情期间,与教育相关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各种媒体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我认为文章的质量在频繁创作的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平时一定要积累对相关问题的想法和看法,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写作。

其次,中国的教育改革本身就是长期进行而非一蹴而就的,因此也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和输出观点。,你如何评价你在教育内容创作领域的这些年?

全媒派:,就个人评价而言,我非常反对追求名利的行为。在教育行业,我的创作不是为了获得关注或者荣誉。当然,获得大众的关注是推动我不断制作内容的动力,个人口碑的确可以创造更大的话语权空间,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我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写作来推动教育改革,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这个目的,任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熊丙奇:

「本文为腾讯新闻知识官计划特约稿件,欢迎转载。想成为知识官,或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创作者,请点击超链接查看」

【互动赠书】

标签: 内容 问题 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