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搜资讯网 >> 科普 >> 文章正文

莫斯 空气污染的“哨声”

发布于:2021-02-05 被浏览:4508次

提到莫斯,你会想到什么?

作为一种现存的第二大植物类群,藓类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花卉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保水包装就靠它了;也是园艺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山野的河岸上,在砖块和瓷砖的缝隙之间,有一种不经意间的绿色,也许现在还是绿色。即使在文学领域,他们也能占据自己的“小众”:“青苔痕绿,草色绿”。此外,藓类植物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类群之一,植物,在演替过程和水土保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图片来源:https://blogs.ubc.ca

(生命力顽强的苔藓,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解脱)

图片来源:中国自然标本博物馆

(泥炭藓属植物吸水能力强,常被用作花卉包装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工栽培技术不成熟,采集活动往往会对其自然群落造成严重破坏。希望相关技术早日成熟)

但是你知道,苔藓或空气污染的重要指示植物.今天的话题是关于苔藓如何在环境监测领域展示它们的才华。

为什么是莫斯?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预警和监测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监测方法,如物理调查、化学分析等,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只能监测小区域,不能反映污染的长期变化。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开始使用植物作为监测空气状况的指标。这些植物被称为“污染指示植物”。1968年在荷兰瓦赫宁举行的第一届欧洲空气污染对动植物影响会议上,苔藓植物被推荐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为什么科学家更关注苔藓?一方面苔藓随处可见,便于采集和大规模环境监测;另一方面,研究证实,苔藓植物是对空气污染最敏感的植物类群对仪器检测不到的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提高了监测结果的灵敏度,有助于预警。

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苔藓适应性极强,几乎随处可见,甚至在人类活动的产物——的砖墙上也能看到。)

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如此敏感的原因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苔藓植物大多矮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高,因此接触污染物的相对面积大;另外,苔藓结构简单,只有单层或几层细胞组成,植物表面没有蜡质角质层,使得污染物容易进入苔藓体内;另外,藓类植物的叶子没有分为背侧和腹侧两个表面,两个表面都可以直接接收空气污染物。除了非常容易富集环境中的污染物,苔藓还可以将吸收进的污染物通过特定的受害病症表现出来.和大多数苔藓可以保持全年生长,所以在反映污染,苔藓植物可提供,全年性的指示和预报.综上所述,苔藓确实是空气污染监测领域的“自然选择”。

图片来源:SELF格致

论道讲坛 作者:马文章

(习氏小金发藓的叶片结构,可见仅由几层细胞构成)

这个真的不是茶包,是藓袋

看了这么多,你可能要问了,利用苔藓监测环境污染都有哪些方法呢?通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已经有几类较为成熟的方法,例如藓袋法、移植比较法、大气净度指数法等。其中,藓袋法(又称苔藓植物吊球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利用苔藓植物来检测空气中重金属等污染的好方法。一般来讲,它是将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苔藓,制作成统一规格的苔袋,挂在监测区各监测点上,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些苔藓回收进行污染物的测定分析,将结果与对照(未经污染的苔藓的测定结果)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绘出监测区空气污染物的分布。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在我国的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进行了调查,他们的研究结果都很好地反映了当地大气污染的情况。除了监测大气污染,苔藓植物中的一些水生种类,例如水藓(Fontinalis antipyretica)等,也被用于评估水环境中的污染水平。这么看来,苔藓植物可谓是环境监测领域中的“两栖尖兵”。

(由于吸附能力强,泥炭藓属的植物还常常被用于制作藓袋。泥炭藓:Excuse me ?!)

(挂在监测点上的藓袋,像是一袋袋茶包(大雾))

事实上除了苔藓,污染指示生物还有许多。例如同样被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的地衣,蜘蛛网等。但相比之下,苔藓拥有更为突出的优势,目前仍是污染监测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指示生物。

谢谢苔藓!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正是这样一种随处可见却又绝不平庸的生命。它们作为陆生植物的元老,在亿万年前改变了地貌,为包括人类在内所有陆生动物家园的塑造奠定了基础;更在如今,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为治理因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默默奉献。我们,是不是欠苔藓植物一句感谢呢?

参考资料:

[1]娄红祥主编.苔藓化学与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余岑涔,张银龙,姚欢,刘展辰.利用植物监测大气重金属污染途径和特点[J],2016,29(03):74-77.

[3]艾应伟,刘浩 ,答竹君,张卫东,周南华,宋婷.苔藓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2010,19(01):227-232.

[4]曹同,王敏,娄玉霞 ,徐燕云.监测环境污染的藓袋法技术及其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40(02):213-220.

[5]藓袋法对深圳市痕量大气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J] ,廖文波,张力.广西植物. 2014(02)

[6]王爱霞.南京市空气重金属污染的藓类和树木监测[D],南京林业大学,2010.

[7] Ares A , Aboal J R , Carballeira A , etal. Moss bag biomonitoring: A methodological review[J]. 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 2012, 432(AUG.15):143-158.

[8] Stojanowska A , Rybak J , Boym M , etal. Spider Webs and Lichens as Bioindicators of Heavy Metals: A ComparisonStudy in the Vicinity of a Copper Smelter (Poland)[J]. Sustainability, 2020,2020(12):8066.

寻白鲟

中国海洋大学在读本科生。

爱好做白日梦,擅长胡思乱想。花花草草爱好者,人送外号“植物人”。想和在看的你分享不那么正经的知识。